2018年3月15日早晨,北京市空气质量回到优良水平,3月9日以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经历的大气重污染过程正在逐渐结束。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组织专家会商,对本次污染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解读。
此次污染过程是一次典型的区域累积和传输过程。3月9日下午起,受不利气象条件影响,污染物开始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中南部累积,并逐渐向区域北部发展。10日,石家庄到郑州一带沿线城市空气质量达到重度污染,北京市达到中度污染。11日,受弱偏北风影响,区域北部空气质量有所改善,北京市空气质量恢复到良,但区域中南部持续重度污染。12日,受较强的系统性东南风影响,山东西部空气质量明显改善,污染气团快速沿太行山由南向北输送,甚至影响到京津冀北部山区。13-14日,太行山和燕山沿线城市多处于重度污染水平,部分城市达到严重污染。15日凌晨开始,随着冷空气的到来,本次区域性污染过程进入尾声。
此次污染过程期间,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各城市均按照当地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,及时启动相应级别应急响应,并在环境保护部的指导下,实施区域应急联动,减少了对整个区域的污染传输影响。环境保护部派出的强化督查组、巡查组和专项巡查组对各地应对措施开展督查,同时28个跟踪研究专家组在一线全过程为当地政府应对工作提供技术支撑。经初步估算,本次重污染过程,由于各地及时启动并严格落实应急预案规定的各项减排措施,区域联防联控起到了效果,PM2.5峰值浓度下降了15%左右。
本次污染过程的一个特点是持续时间长,从3月9日起区域污染就开始累积,到15日才逐渐结束。自2013年以来,持续7天的重污染天气过程不超过10次。第二个特点是影响范围广,此次污染过程形成的污染气团在华北地区来回移动并不断累积加强,所过地区均达到重度或以上污染水平,影响城市超50个,甚至影响到张家口和承德,这在历年也是比较罕见的。第三个特点是中层温度达到近20年同期最高,北京地区距地面1500米高度的平均温度和最高温度均为近20年历史同期最高,出现了大范围区域性强逆温,逆温层厚度达千余米,严重抑制了大气污染物的垂直扩散;同时,大气边界层高度由正常的1、2千米左右降低到4、5百米,环境容量大幅减少。第四个特点是持续静稳高湿,污染过程初期,区域大部分地区持续静稳,有助于污染物积累形成污染团;后期受区域系统性偏南风影响,污染物在太行山和燕山山前积聚,形成污染辐合带,沿山城市持续静稳小风,且湿度相对较大,加剧了颗粒物的吸湿增长和二次转化。
在此次时间长、强逆温、静稳高湿的极端不利气象条件下,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没有出现PM2.5小时浓度“爆表”的城市。北京市在此期间日均浓度也没有达到预报的严重污染。通过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典型城市的PM2.5组分观测显示,本次重污染过程与前两年秋冬季的重污染过程不同,本次污染过程中,在高湿情况下,硫酸盐组分没有出现爆发式增长,说明各地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、散煤治理和“散乱污”企业综合整治、秋冬季严重过剩产能错峰生产和运输等关键措施取得一定成效。
但是,这次重污染过程再次提醒我们,当前京津冀区域污染物排放总量仍然偏高,远超大气环境容量,一旦遭遇极端不利气象条件,依然会出现重污染,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任重道远。必须继续加大大气污染治理力度,抓紧制定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作战计划,既要打好攻坚战,又要打好持久战,采取标本兼治措施,推进区域产业结构、能源结构和交通运输结构调整,稳步推进北方地区冬季“清洁取暖”工程,完善重污染天气应对体系,突破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的瓶颈,打赢蓝天保卫战。